分享成功

艰苦岁月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艰苦岁月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   山水
      最近几天,我看电视剧《六姊妹》,想起了自己的艰苦岁月。
      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,住土屋有近30年,土屋潮湿,小雨天屋子漏雨。每年夏季发洪水,家里人担心房子倒塌。
      每年春节,母亲给我的最好礼物是一顶蓝色布帽子,不足1元钱吧!3年自然旱灾,我吃够了红薯和野菜。1963年我上学读书,步行4里路,大清早起床,喊醒邻居二姐,一起上学。我用的草稿本是父亲的烟盒纸。读初中买4分钱一张的白纸做草稿纸。下雨天光着脚上学,不怕冷。
     父亲在生产队辛苦劳动一天,仅仅3毛钱,母亲每年秋季开始夜晚纺线,纳鞋底,母亲是最忙的人。我住校读高中两年半,餐餐吃咸菜,食堂的青菜卖5分钱一份,我很少花钱去买。
      1980年我与女友去照相馆照合影像,我穿的棉布内衬衣,那是母亲熬夜纺线,自己织布,让二弟用缝纫机做成的。我们结婚时,最贵的嫁妆是一块上海手表,还是我从供销社回村是购买的,在当时很时尚。
     我念书有11年,每年暑假在生产队参加“双抢”劳动,起早睡晚,与泥土打交道,插秧、割谷、抱谷、挑草头等,白汗变成黑汗,劳动累了,去小河里喝几口生水,到菜地找一条菜瓜吃一吃。
      念初中时,我一边读书,春季一遍下鳝鱼挣钱,给家里买生活必需品。每天天黑回家,清早起床去田间地头取籇子。打雷下雨天母亲还陪着我去取籇子。
      我的童年,少年,乃至青年阶段是国家欠发展阶段,所以我们那代人吃没吃的,穿没穿的,只是干活很多。
      那种生活环境锻炼了我们的吃苦劲,让我们懂得了做人必须努力干活,才有饭吃。
      当我做了父亲以后,收入提高了,家庭收入有农业收入,副业收入,工资收入。房子慢慢变大了,衣服慢慢变时髦了,家具慢慢更新了。
       艰苦岁月刻在脑海里,为老百姓着想,为人民谋幸福。我们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,国家不可能一下子赶上发达国家生活水平。我们要爱自己的国家,守正创新,不断奋斗,发展科学技术,才能慢慢地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。
      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支持楼主

0人支持

阅读原文 阅读 10927 回复 0
举报
全部评论
  • 默认
  • 最新
  • 楼主
你的热评
游客
发表评论
热点推荐

安装应用

随时关注身边时事,认识有趣的人

免费下载孝感槐荫论坛
这是app专享内容啦!
你可以下载app,更多精彩任你挑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